漫步大溪 順遊石門


雖然因為冷氣團南下導致氣溫驟降,但也帶來難得的陽光假期。
早上八點多,邊吃著早餐邊思考著要到哪享受眼前的陽光,最後決定到很久沒去的大溪走走。騎車沿著台三線經土城、三峽到大溪,雖然空氣很冷可是在陽光的加溫下一路上感覺很舒適。到了目的地才九點半,路上幾乎還沒有觀光客。

和平路老街上,店家正把生財工具搬出來準備做生意。

走到街底就是大漢溪,以往大溪便是因為大漢溪的水運而發展起來的。下方是碼頭古道,有許多大型遊覽車停靠,帶來源源不絕的觀光客。

沿著溪旁的中正公園閒晃著,看到有幾棟日治時期的木造建築。走在這幾棟房舍中有種像走在眷村的感覺。屋子都還有人住,所以不太好意思一直拍,免得侵犯屋主隱私。

繼續沿著路往鎮公所的方向前進,來到武德殿。

武德殿是日治時期官方所建的武道館,為仿唐日式建築。目前看到的水泥牆面和洗石子欄杆是後來重建的,但屋頂等木造部分還是原本的。
離開武德殿後時間還很早,順便往鄰近的石門水庫逛逛。騎了十幾分鐘的車來到收費站,車子進去要收費,不過我打算慢慢散步,所以車子停外面走路進去。

後池堰左岸種了整排的楓香,看來這波寒流還不夠強,葉子還是綠綠黃黃的。(右岸以及收費站旁邊種的則是青楓)

漂流塔...?水庫每年都會撈起許多漂流木,所以園區裡建了很多以漂流木為材料的雕塑作品,旁邊都有標明作者及主題。

陽光下散步於湖邊的林蔭大道真的很不錯,不少人全家大小一起來這裡遊玩或騎單車。

慢慢晃了半個多小時,終於走到大壩下方。

走到道路末端,奇怪?往槭樹公園的路怎麼封住了,我想去看看青楓的狀況啊...。這條路線好像正在施工中,那我繞道大壩上面總過的去了吧。於是沿著洩洪道附近往壩頂的步道向上走。

樓梯.............。我今天是來輕鬆散步拍照的,為什麼又要爬樓梯啊....?難道是為了懲罰我偷懶沒去爬山卻跑來當觀光客嗎?

還好高度不高,很快就到壩頂了。然而...到了壩頂....路也是封住的.....原來從六月開始就在施工到這個月結束,明年才會開放通行。

從壩頂眺望對面的槭樹公園,道路旁種的楓樹看來是褐色的。也許明年一月如果有更冷的寒流來,景色應該會很不錯,到時後工程應該也已經完成而重新開放了。

壩頂的觀景平台。時間到了中午,其他觀光客都已經去附近吃活魚了,所以整個觀景台只剩我一個人。找張木椅座下,拿出剛剛在大溪老街買的『里長阿嬤碗糕』,邊吃邊曬太陽...真悠閒~。

從收費站直上壩頂的路,旁邊也種滿了楓香。

換上長鏡頭拍攝...

旁邊有一整排的活魚景觀餐廳,不過活魚這種東西實在不適合一個人吃。

附近的廣場上有幾隻不怕人的鴿子。

只有一隻白鴿在樹枝上傲然而立,沒有和其他鴿子一起搶東西吃(白鴿王子?)。不過這不是吳宇森的電影,所以不用期望我會表演飛身迴旋射擊...。

湖邊隨風搖曳的芒花,配上湖面波光...有催眠的作用。

湖邊也沒什麼遊客,遊艇和漁船看起來都停很久沒動了。在附近晃到下午一點多,準備再回大溪看看。

到了下午遊客才慢慢開始變多。

船型水泥雕塑,可能後池堰以前也有遊樂設施。(後來想想這裡應該是以前亞洲樂園的遺址)

慢慢走回收費站已經快兩點,牽了車子騎回大溪老街。

再次經過武德殿。

這裡的遊客也變多了。

不管什麼時候、什麼地方都生機盎然的九重葛。

武德殿後面就是大漢溪,可以看到崁津大橋。

整個大溪鎮上可以看到很多陀螺造型的裝飾。

回到和平老街上,已經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常。彷彿昔日的繁華重現眼前,這般榮景似乎更勝以往,只不過人們聚集於此的原因已大不相同。

老街就像這店名一樣重獲新生,在新與舊之間找到了巧妙的平衡。我一直認為古蹟或文化要長久保存就要能融入生活,一昧的用法令保護是不行的。因為專家學者與觀光客眼中的瑰寶,卻是當地人或繼承者沉重的負擔。試想這樣的老房子要花多少成本與心血去維護?那不是偶而去拍拍照的外地人可以了解的。(啊...抱歉我又開始碎碎念了...= =)

老街走到一半突然看見一個特別的巷道 - 月眉通路。
轉進去走沒幾步突然變的很安靜,與幾步之外的喧鬧人潮宛如兩個世界。
這條巷子是通往月眉古道,大溪的航運發展歷史久遠附近留有不少古道,不過要整個好好走一趟的話大概要一整天吧。

時間差不多該離開了,買了些土產回到停車的地方。停車的地方就在這棟黃姓宗祠前面,看了一下相機還剩兩張的容量,於是順手拍了下來。宗祠是祭拜祖先的家廟,所以和一般的宮廟建築不同。

外牆有特別的扇形紋飾。拍完這張記憶卡容量就用完了。帶了一大堆碗糕、豆乾和滿記憶卡的照片,真可以說是滿載而歸啊~

留言